校长开讲思政课 | 坚定理想信念 人人皆可成英雄
10月22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董裕华以《坚定理想信念 人人皆可成英雄》为题,为高二年级学生讲授主题思政课,董校长用学生可感可及的身边事,把理想信念教育融理于事、融理于情,把抽象的理想信念形象化、具体化,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十年的坚持
董校长讲述了我校主题班会开展30年来的生动故事。董校长强调,在这个故事里变的是一个个春夏秋冬,变的是一张张青春烂漫的面孔,变的是活动的场所和媒介。但不变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的舞台;不变的是学生始终在这一舞台以“小”见“大”讲好自己的故事,讲好身边的故事;不变的是这是一个学生自己能“动起来”“活起来”的思政课堂;不变的是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学思践悟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的初心。
幸福的“烦恼”
董校长回忆了我校话剧节中同学们精彩演绎的一部部红色话剧的故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些为了整部剧的效果一次次重重地倒在舞台上“毙命”的“德国兵”;那个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贴着创可贴一次次走上舞台的小姑娘;《红岩魂》中那一群把革命者坚定意志演绎得惟妙惟肖的学生演员;还有《幸存者》,还有《寻找李大钊》……,董校长动情的说,正是因为同学们出色的表现感染了无数观者,新华社来我校沉浸式报道学校以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国家级的媒体平台上介绍了话剧社的活动经验,并将排练现场展示到公众面前。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年11月份,我校话剧社将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学生代表队携新剧《雾重庆》参加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展演,这将是对我校学生的又一次新的挑战。
身边的英雄
董校长还回忆了2020年一封从海中寄往抗疫前线的信,陈宇轩同学给身处战“疫”一线的妈妈黄英姿写了一封信,用文字传达了对“国有难,召必应,战必胜”的英雄妈妈的崇敬之情。在这对母子的两地书中,我们分明看到深植在国人心中的那份深厚的家国情怀。董校长说:“英雄首先是平凡人,来自一个个普通人,为了一个个普通人。没有人生来是英雄,英雄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挑战困难的勇敢。英雄的产生可能是长期的坚持和坚守,也可能会在一霎那之间,但他们内在的意志品格和理想信念都非常类似。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就已经具备了成为英雄的基础。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的。”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