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安中学,感受国医万世流芳之美
岐黄之道蕴天机
三指脉学定乾坤
2022年11月26日
海安中学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
重要载体之一
“海安中学国医馆”
正式开馆
“海安中学国医馆”
拥有全套
中医诊断、治疗、炮制、教育类
医药器具
198种中药材标本
236册中医古籍
3000余册医学经典著作
必将成为全校师生
在感知探寻中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在传承创新中
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根铸魂
的又一处精神圣地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教务处处长狄留庆,学工处处长屠宏斐,科技处处长陈军;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沈瑞林,药学院党委书记马俊,招生办公室主任朱智刚;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海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平;海安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吴金祥,党组成员、副主任徐通生;海安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圣红;海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吕书军;海安市中医院院长刘晓峰;海安市中医院102岁的省名中医梅九如;海安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王其银;省名中医陈趾麟的亲属、海安中专原副校长陈砚农;海安市实验中学原副校长史友鹏;南京市秦淮区中医院副书记周海祥;海安中学全体班子成员,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出席开馆仪式。开馆仪式由海安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董裕华主持。
海安中学党委书记吕建致欢迎辞。吕建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专家对国医馆建设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吕建表示,国医馆的建设初心,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要求,以实践空间的创设持续推动育人方式深度变革。吕建强调,之所以命名为“国医馆”,是因为“国医”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医者,而是具备“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济世情怀的古之“大医”。希望一代代海中学子不仅可以从这里收获修身养性之道,更能从这里树立心怀家国天下之使命,收获治国济世之大道。
南京中医药大学、海安市中医院现场捐赠了中药典籍及中药标本。朱圣红向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海安市中医院、梅九如、陈砚农、王其银、周海祥颁发了捐赠证书。
随后,举行了海安中学国医馆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吴金祥向狄留庆、屠宏斐、陈军、马俊、朱智刚、梅九如、吕书军、刘晓峰颁发了国医馆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
海安中学学生代表向现年102岁的江苏省名中医、国医馆馆名题写者梅九如老先生献花。梅九如老先生勉励海中学子“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话语虽短,振聋发聩。
周平向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沈瑞林回赠纪念品。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沈瑞林在发言中盛赞海安中学的育人理念,他强调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与高中本就有着天然联系,希望国医馆建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形之馆与习得正确价值观的无形之馆,希望两校以国医馆的共建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夯实育人合作的无缝对接,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再立新功。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深情回顾了与海安多年的深厚情谊,他强调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教育人的共同责任,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启蒙教育的种子是功在千秋的事。国医馆必将成为海安中学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希望孩子们在国医馆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真正爱上中医药。更希望国医馆走出高中校园,吸引更多的人、惠及更多的人,从而培养出一批批热爱中医药文化的学子。
程纯、沈瑞林、卢林、梅九如共同为国医馆揭牌。
海安中学董裕华校长向领导专家们对学校育人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一定不辜负社会各界期望,引导学生在对中医药学的研习探索中,习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让海中学子理想信念的根基更加牢固,让文化自信成为流淌在一代代海中学子血脉里的志气、骨气、底气。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专家在图文信息中心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双高深度融合,共育创新人才”座谈会,就如何从课程、教材、实践、辐射等维度推进双高育人深度合作,不断激活育人方式变革新动能进行了细致研讨。
一所高品质的学校
一定要拥有
高定位的育人理念
海安中学
将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导
在高品质前行的道路上
回望传统之美
传承文化瑰宝
在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
构筑
中国精神
中国价值
中国力量